找到相关内容530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西夏的宗教法

    私度政策。唐代将僧人管理制度化,禁止私自出家,实行试经度僧制度,完善了度牒身份管理制度。度牒是官府颁发给出家僧人的证明文书,国家用以控制编户俗民随意流向寺院,发放给僧尼最主要的身份证件。唐朝首次将禁止...

    邵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1371740.html
  • 张元隆:佛法的安心之道——佛法运用于管理与谘商之探讨

    完善向于解脱的德行,决不能忽略这完整性。   如何增长自己的心智去因应无常多变的事物?...

    张元隆 ( 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473334.html
  • 黄庭坚诗禅交融的生命实践--论禅学修养对黄庭坚诗歌创作与理论之影响

    运用各有不同的体验,周裕锴云:“在苏轼诗中多得不可胜数的忧生叹老、感慨人生虚幻的内容,在黄庭坚诗中极为少见。从思想渊源来看,黄庭坚接收得更多的是禅宗的心性哲学,以本心为真如,追求主体道德人格的完善,以...

    谢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2473438.html
  • 北宋孤山智圆戒律思想研究

    。智圆对“结界”之事的重视,还表现在他不断地论证和完善“结界”之理。首先,智圆指出“结界”乃是禀于律仪之第一要:   我佛之出世也,立寺宇则随处结界,令咸禀于律仪。是以为邦国者,制度不可亡;为伽蓝者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1773495.html
  • 大陆近二十年关于“人间佛教”的研究及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

    高僧则为“人间佛教”的“第三代”,他们亦“在完善与丰富人间佛教理论与实践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与贡献”。[27]   2、太虚、印顺、赵朴初的“人间佛教”思想   基于“人间佛教”之历史传承关系的确认,...定义为:以现实人生为基点,以人的清静心为基础,通过大乘菩萨道的修持,达到完善人格进而建立人间净土的佛教。这也是对当代佛教的角色、功能、特质的定位。”[77]   4、许抗生教授基于当代“人间佛教”之实践...

    董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173504.html
  • 略论太武帝灭佛

    的历史使命,荷担起如来家业。我们要认真学习佛教发展史,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,只有了解历史,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,创造未来;只有借鉴历史,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;只有反思历史,才能认清发展方向。我们要居安思危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773530.html
  • 如来藏与唯识学关系问题之分析

    ,而且它是轮回的主体。唯识学以八识理论对原始佛教的六识说做了补充,完善了业感缘起说。按唯识的理论,阿赖耶识含藏万法的种子,由此阿赖耶识也成为万法的所依。从某种角度可以认为唯识学的理论大厦是以第八识作为...

    慧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173537.html
  • 学诚法师: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

    能修忍,当知即是修慈因缘。如是慈心即是一切安乐因缘。若能修慈,当知是人能破一切骄慢因缘。”(卷第七)  佛教还极力倡导学修智慧,慈悲与智慧结合才是完善的。如《大智度论》说:“菩萨教诸众生当学智慧。智慧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773564.html
  • 禅宗哲学的境界论

    终于学会了用一种不费劲的力量“从精神上”拉开弓,“没有目的”地放开弦,让箭“像熟透了的果子一样从箭手的手上出去”,当他达到完善的高度时,弓、箭、靶和箭手都彼此融合在一起,他不再射箭,而是它们本身为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1673660.html
  • “万世立量之通轨”还是“一时之用”?

    见分。它是认识者的心中具有认识能力的部分。相分和见分所依的内在主体叫自证分。自证分是对见分的证知,即对识的认识作用的自行证明(内省和觉察)。陈那创建了三分说,陈那的弟子护法又提出了更为完善的四分说。这...

    郑伟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124173790.html